乍暖还寒时节,密云水库的渔民们凿开水库冰面,开启了最后的“冬捕”。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密云水库见不到工业化的捕捞方式。当地持捕捞证的渔民,以原生态的捕鱼方式,在保护环境与净水渔业生态富民之间达到平衡。
3月初,密云水库中进行“最后的冬捕”。(摄影:施安)
从4月1日至9月底,密云水库将进入休渔期。在这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当地的“越冬开河鱼”因肉质鲜美,颇受京城市民喜爱。为守护绿水青山,践行好“两山理论”,持续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密云合理利用水库渔业资源,将科学保水与渔业发展结合,实现净水渔业生态富民。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帮助渔民拓销路、增收入,密云还在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让更多本地农特产品以“优质优价”走向消费大市场。密云水库鱼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助力渔民增收、市民餐桌增鲜。
90后“守渔人”:大鱼入仓小鱼放归
3月6日早7点,90后密云渔民郭小超穿着厚重的皮裤、胶靴进入水库。出示捕捞证后,他踩在坚硬的冰面上,挥舞冰镩子凿出30厘米的冰洞、下网。刚结束冬眠的胖头鱼、白鲢鱼、翘嘴鱼等“越冬开河鱼”跃出冰面,一片鱼跃人欢。
作为华北地区第一大水库,密云水库最大库容量43.75亿立方米,相当于67个十三陵水库或150个昆明湖,水深处可达60米。水库鱼以鲢鱼、胖头鱼等“水质清洁鱼种”为主。这些鱼仅吃浮游生物和水华。相比人工养殖鱼,水库鱼体型精瘦、肉质紧实,吃起来毫无土腥味。3月初,正是吃“越冬开河鱼”的好时节,密云水库鱼成为京城食客热选的“本地尖货”。
渔民捕获胖头鱼。(摄影:施安)
郭小超祖辈三代都是密云水库渔民。与使用网眼较小的“拉网”不同,密云水库的渔民使用网眼14.5厘米宽的挂网捕捞胖头鱼,“捕大放小”以维护水库生态平衡。
郭小超说:“这么多年,水还是那份水,自己是‘守渔人’。渔民不捕小鱼,是为明后年还有鱼可捕。”在密云水库开捕的日子里,郭小超几乎没有休息日,他只在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没下水。作为一名90后,他觉得守护水库生态,是一种年轻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渔民都会随船自带垃圾袋,以实际行动保护水源。
冬季水面结冰,密云水库渔民使用最传统的冰镩子凿开冰面。这种原生态的捕鱼方式,换来密云水库优质稳定的生态环境。保水保生态的同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郭小超表示,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后,获得了稳定的线上客源,渔民收入更有保障。
前“三八红旗集体”娘子军:保护水库生态8年
“四嫂,我来送鱼啦。”中午,郭小超将鱼送至水库边上的杨四鱼店。这是家密云本地常见的渔业夫妻老婆店。老板娘李桂珍今年50岁,她曾在密云区水库环境保护宣教中心上班,保护水源8年。
李桂珍回忆,当年宣教中心队员都是普通的密云农村妇女。她们这支“娘子军”每天绕水库走十几公里,穿荆棘、捡垃圾,见过水蛇,听说附近山里的鹿、花豹、猴子、野猪下来喝水,足见密云水库环境天然。在密云,保护水源的意识深入人心,无数平凡人守护首都“生命之水”。2016年,李桂珍所在的集体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2016年,李桂珍在密云区水库环境保护宣教中心工作(左三为李桂珍)。
退休后,李桂珍回归丈夫经营的密云水库鱼店。这家夫妻老婆店从2010年开业,经营了13年。新一代吃鱼人成长起来,如何从互联网获取新客源,成为小店增收关键。
密云水库鱼在北京市民心中认可度相当高。优点是好吃,缺点是太远。前些年,北京市区 “熟客”会开车往返近200公里来买鱼,但受限于距离、成本等因素,消费者想买鱼并不方便。
助推乡村振兴:密云水库鱼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30分钟直达市民餐桌
“一号文件”送春风,乡村振兴启征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大力发展即时零售新模式,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
现在,李桂珍和其他小店一起加入渔业合作社,将纯正的密云水库鱼对接互联网平台售卖,第一时间满足北京本地消费者的尝鲜需求。京城消费者无需再开车数小时去密云买鱼。通过美团买菜下单,最快30分钟就能吃到纯正密云水库鱼。
美团买菜负责人表示:“水库鱼捕捞后,经三去处理,24小时内冷链运输至北京各门店,大幅缩短密云水库鱼配送链路,满足北京人对密云水库鱼这种‘本地尖货’的需求。”
即时零售助力本地小店增收,开拓线上新客源。李桂珍发现,线上客源与传统客源差别明显。开车来买鱼的人多是结伴出行,喜欢买大鱼。线上消费者以小家庭为单位,喜欢小鱼。根据消费者居家使用的消费场景,美团买菜上线4斤重的“密云水库活杀三去胖头鱼”,颇受北京市民欢迎。美团买菜数据显示,密云水库鱼上线3个月后,销量环比增长3.6倍。
在即时零售等新型消费业态推动下,密云水库鱼快速“游”上市民餐桌,也为李桂珍这样的本地农业生产经营者带去了数字经济的红利。李桂珍实现年收入翻倍,日子像密云水库的水面一样泛着光。
作为“30分钟快送超市”,美团买菜深耕本地供给,通过流量倾斜,为密云水库鱼、平谷大桃、庞各庄西瓜等北京市民喜欢的“本地尖货”提供线上营销通路,助推本地农特产品发展,丰富市民餐桌同时,助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