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是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之一。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于2022年8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是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现已全面启动建设。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战略科技力量”,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将通过“医研产学政”五力联动,描绘出医学全过程创新的“中国方案”,勇闯全过程创新“空白点”。
2019年世界首款Total-body PET-CT探索者uEXPLORER在中山医院装机。(受访者供图)
“中山-联影”模式多点开花
医生护士不仅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把临床痛点转为创新靶点的“发明家”。作为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诞生地,上海正在不断形成“热带雨林”式的创新氛围,每年新增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位居全国前列,类似中山医院这类大型医疗机构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一说起“卡脖子”技术大家经常会提到中山医院和联影医疗的合作故事,其实在第一次接触时,9年前的联影医疗才刚成立两年,尽管有非常好的技术、人才和定位、理念,但是与国际上的GPS(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何让中国能有“拿得出手”的高精尖医疗设备,避免因零部件坏了医院就要停机两周多等进口到位才能让患者用上的无奈,两个有担当有情怀的“当家人”一拍即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之后,通过核医学科、放射影像科等医生、技术人员与工程师团队之间一次次研究、攻关、调试,最终设备的质量越来越好、临床接受度越来越高,世界首款Total-body PET-CT探索者uEXPLORER在中山医院装机,之后从上海走到全国、走向国际。
“我一直坚信没有攻不破的难题,但凡能想到的问题,总能想办法解决,关键是理念和机制要发生转变。”樊嘉说,得益于医、研、产、学、政的“五力齐发”,中山医院的创新成果“多点开花”。
例如,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团队研发的首款国产完全可降解冠脉支架,已于2020年上市,被称为“冠脉介入的中国心”。樊嘉院士团队研发了首个CFDA批准的核酸类肝癌体外诊断试剂盒,并成功应用于临床,采集0.2毫升血浆可提升肝癌早期诊断率。随着试剂盒的普及,我国肝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或可提升至20%至30%,切实降低死亡率。
坚持医院“出题”、企业“答题”
长期以来,临床医学与科研转化脱节的问题十分突出,属于典型的“疑难病症”。“中山-联影”模式的成功,也为这一国家医学中心“花落上海”奠定了基础。
“国家医学中心设计之初,我们就广泛征求行业、部门和地方的意见,达成统一共识,坚持国家医学中心是一个新平台、新载体、新机制,不走叠床架屋、移花接木的老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表示。
在欧晓理看来,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这个综合性医学创新和转化平台,将尽最大可能撬动整个行业力量,尝试去解决临床医学与科研创新脱节、医学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等关键性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
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的评审和遴选中,关键的一个条件是要形成攻关问题清单。这些清单具体由医院牵头提出,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共建支持单位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自医、工、信交叉的创新优势,重点解决国家急需的、人民群众急盼的、医院临床急用的全局性、先进性、“卡脖子”医学技术问题。
“设备的迭代往往不是工程师想出来的,而是临床医生根据使用感受、患者体验提出来的,有了一体化创新的机制,医疗设备迭代就可以针对不同的临床场景加速进行。比如我们就设计了一套系统,可以让患者在介入手术的实际场景中更‘舒适’一些,提供给设备厂商,未来细节上就可以更人性化、个性化,让器械创新快速找到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说。
“坚持走医院出题、企业答题的新路子,不断探索推广医院与企业共建国家医学中心下的资金筹措使用、成果转化和利益共享、攻关任务分工、治理结构等新范本,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碰撞思维、交流思想、启发思路。”欧晓理说,将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攻关合力。
勇闯“全过程创新”空白点
“我国医学源头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欧晓理说,“前沿医疗技术和医药产品、装备严重依赖国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不到3%,高端医疗器械和设备进口依赖超过70%,不仅有被‘卡脖子’的风险,也直接加重就医负担。”
和一般工业技术相比,医学研究转化应用链条长、涉及创新主体多、覆盖范围广。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则侧重各个链条衔接间的“空白点”,突破束缚医学科研转化的体制机制,完善制约临床研究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优化阻滞项目建设的程序和手续。
如今,中山医院坚持问题导向、健康为先,聚焦国家层面急需解决的、关系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的全局性、先进性、应用性、“临门一脚”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瞄准诊疗技术、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4个方向,梳理出多项攻关项目,与百余家企业和平台签约,通过医工合作,持续推动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
“中山-联影模式还会继续进化,关注共性关键术攻关,瞄准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推动智慧复合手术室应用示范,提升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带动多模态融合的智能联动,持续推动前瞻科研和医学转化。”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