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五年实现三大国家战略跨越提升 山东矢志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
        2023-01-31 记者 王阳 张昕怡 济南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岁末年初,新旧更迭,山东交出过去五年亮眼成绩单:矢志推进强省建设,取得了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获得重大进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取得重大成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重大突破等三大标志性成果。这是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突发疫情严重冲击、困难挑战不断增多的严峻形势下取得的,殊为不易。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山东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乘势而上、奋楫争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华章。

          保护黄河昂起“龙头”

          每逢冬季,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住客”。大量候鸟来此越冬,呈现万鸟翔集的美丽景象,其中不乏东方白鹳、丹顶鹤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赵亚杰介绍,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已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了371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些鸟类达到了90种。

          翅碱蓬给黄河口滨海滩涂湿地铺上“红地毯”。记者 范长国 摄

          一幅黄河流域山清水秀的生态画卷正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据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进入正式报批设立阶段,修复湿地1.5万亩,生态补水1.9亿立方米,6161公顷互花米草深度治理进展顺利,海洋生态加快修复。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五年来,山东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获得重大进展。在与会代表委员们看来,这是山东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定扛牢大省责任,交出的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五年来,山东出台实施系列规划,沿黄生态廊道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扎实推进。根据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山东将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十大行动,协同抓好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生态补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争取黄河口国家公园获批建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成绩,沿黄流域群众生活“节节高”。从垫台盖房防水患,到迁入配置齐全的现代化社区,滩区群众告别“看天吃饭”的苦日子。根据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全面完成,60万滩区群众喜圆“安居梦”。

          黄河滩区迁建工程,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的孝兴家园。记者 朱峥 摄

          菏泽市鄄城县委副书记、县长袁红兵说,这样的“安居梦”是搬得出、稳得住,群众致富是根本。随着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切实改善,在家门口也能找到好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山东还将加强黄河滩区迁建后续扶持,让滩区群众实现“致富梦”。

          动能转换谋划“新生”

          前不久,东岳集团有限公司聚偏氟乙烯(PVDF)全产业链项目投产,标志着公司总投资148亿元的系列重大链条式项目取得又一新进展。“锂电级PVDF是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材料之一,半导体、光伏也都离不开这一材料。”东岳集团下属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汉利说。

          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的繁忙景象。记者 李紫恒 摄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强产业”,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经济串“珠”成“链”,实现集群式发展。

          唯有坚决,方能壮士断腕,转出发展新气象。2023年的山东政府工作报告宣告:新旧动能转换顺利实现“五年取得突破”,预计“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数字经济规模增长40%以上,全省经济结构、质量呈现出趋势性、关键性变化,高质量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腾笼换鸟、凤凰涅盘”,何其不易,非亲历不能体会。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山东2020和2021年经济平均增长5.9%,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去年对全国GDP增长贡献率更是位居第一位。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一语道破:山东在宏观经济大周期中,用新旧动能转换拼出了一个向上向新的小周期。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张海波说,近年来,山东集中打造11条世界级产业链、200家以上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集中培育壮大7个国家级、50个以上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布局建设空天信息、磁悬浮、元宇宙等未来产业示范园区,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一批千亿级、万亿级增长引擎。

          山东德州一家半导体材料企业,员工在目检硅片。记者 范长国 摄

          国信1号、蓝鲸2号、雪蜡车等填补国内空白;开通5G基站16万个,建成千兆城市12个、居全国第二,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4家,全国首张5600公里确定性网络主要性能指标国际领先……五年来,山东创新发展活力显着迸发,齐鲁大地动能澎湃,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面向未来,山东目标明确,蓝图清晰,步履坚定。聚力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山东将推动综合发展实力实现新跃升。“加快建设科教强省人才强省;加快塑成动能转换优势;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时不我待,谋划新生,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中,处处透露着经济大省山东动能转换的决心和信心,折射出山东继续爬坡过坎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

          绿色低碳“先手”出招

          世界首个电磁橇设施在济南成功运行,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全球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项目在烟台发出第一度电……有效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含绿量”的亮色开始涌现,绿色低碳发展在齐鲁大地下出“先手棋”。

          2022年,山东成功争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落地实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两个“第一”显示其分量之重: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山东省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此,山东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配套落实政策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推动先行区建设开局起步,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明确新目标、注入新动力。

          “绿色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工信部首批“绿色工厂”,技术中心工程师侯珍对此感受很深:由天润工业承担的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生产工艺绿色技术改造项目,每年可减少生铁用量9万吨、废气约10万吨、废渣约2.8万吨。

          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10号注气站,一名工作人员在检查设备。记者 徐速绘 摄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跃升,必须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去年,国内首座含水圈闭型地下储气库、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相继在胜利油田全面建成投产,国内首条百公里百万吨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工程也顺利推进。截至目前,胜利油田累计建成清洁供电装机281兆瓦、清洁供热能力240万吉焦,生产用电绿电占比14%。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华文说,企业将主动迎接绿色转型大考,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未来五年,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化环境污染防治、统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将成为山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一幅岱青海蓝、山清水秀的生态画卷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乐章正在奏响。

          “今后五年,山东将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山东省省长周乃翔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假证制售“线下转线上” 亟待进一步打击惩治

        假证制售“线下转线上” 亟待进一步打击惩治

        “假身份证、假驾照、假毕业证书、假车牌……只要给钱,什么证都可以做!”

        ·河北沙河:玻璃产业的瘦身环保升级之路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