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提信心与扩内需合力 推动新一轮经济上行
        2023-01-17 冯煦明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需要遵循的思路和重点任务,其中“提振信心”和“扩大内需”是两大关键词。这两大关键词构成我们理解2023年经济政策的题眼。

          关键词一是“提振信心”。现代经济是预期经济,居民、企业等微观主体的行为都有赖于对未来的预期。预期强,则经济活跃;预期弱,则经济低迷。受疫情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预期转弱成为一段时间以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当前形势发展为2023年经济总体回升创造了积极条件,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提振微观主体的预期。

          正因如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改善社会心理预期,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强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目的就是要稳定社会各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预期,尤其是稳定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市场主体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公平公正营商环境的预期。

          在宏观政策方面,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目的也是要提振国内外对中国经济恢复势头的信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在总量上保持支出强度,在结构上优化工具选项,同时加大“财政下沉”的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在价格上继续引导融资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债务负担,在数量上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稳定增长。同时,加强财政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注重做好一致性评估,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关键词二是“扩大内需”。疫情以来,我国出口强劲,占全球市场的份额逆势上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预期2023年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减弱,与此同时,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强劲,因此亟须提前做好需求侧“三驾马车”之间的动力切换。

          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一方面,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疫情形势逐步好转为扩大就业和居民增收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将出台政策,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领域消费的供需结构优化和扩量提质。另一方面,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互补并进。“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在经过前期论证推进之后,将在2023年进入加速实施阶段。这些重大工程是国家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基础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抓手,同时也会撬动更大量的民间投资,共同为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积聚新动能。

          与此同时,支撑2023年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在逐渐增多:

          首先,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为微观经济活力和宏观经济景气度的回升创造积极条件。同时,受疫情影响的一部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活动,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和预期恢复稳定,也可能重新得到释放。

          其次,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国家正在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等方面谋划出台一系列新政策。这些政策叠加前期多项稳经济举措的继续发力,将在2023年形成显着的“政策红利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022年的深度调整之后,正在逐步恢复正常运行、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第四,美欧等发达经济体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低迷,一些国家可能陷入衰退乃至“滞胀”。这些外部因素虽然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但却使得我国经济在全球表现中相对而言更为亮眼、更具竞争力,从而增强国外主体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激励更多外商投资流入中国市场。

          总之,在客观条件变化和政策主动谋划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在2023年有望加速向潜在增长率水平回归,迎来新一轮经济上行周期。在此过程中,经济活跃程度将明显好转,各类微观主体在过去三年中被压抑的动力和活力将得到释放,各类要素资源的利用率将得到提升。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智库研究室主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观察

        “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观察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

        ·济南:“攥指成拳”保护知识产权为企业保驾护航

        央企专业化整合密集“落子” 更多领域或现新动作

        央企专业化整合密集“落子” 更多领域或现新动作

        1月14日,中国三峡集团与中交集团举行水利电力建设资源专业化整合项目签约。央企专业化整合好戏连台,能源、医疗等领域率先落子。

        ·一位高铁列车长的62个闹钟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