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8日宣布对库卡公司的持股比例已升至94.55%,意味着中国家电巨头对德国工业机器巨头的并购再进一步。对此,德国媒体的报道有点“酸”,按他们的说法,眼看德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秘籍”流向中国,怎奈没有一家德国或欧洲企业“挺身而出”。
5月18日美的集团向库卡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并购要约以来,这起并购案已成为今年中德经贸往来的热点事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溢价36%、总计近40亿欧元的并购交易规模,更在于库卡在德国工业体系中的关键地位。中国企业在海外“买买买”的过程中触及了德国工业的敏感点。
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国际顶级工业展上,库卡机器人总是焦点,而对德国正在实施的工业4.0战略而言,库卡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更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库卡是一家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因而有人担心德国乃至欧洲的“未来技术”流向亚洲,一些敏感的客户信息落入“陌生人”之手。
无疑,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各国都试图抢占先机,但不是零和博弈。全球化也不是单行道,开放环境下的要素流动是双向和多向的,没有绝对的“吃亏”或“占便宜”。中国资本流向库卡这样的德国科技企业,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而持续深入中国市场本就是库卡的战略之一。
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文章指出,中国的生产和供应结构已经改变,“中国制造”的标签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技术产品上。为了离客户更近,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中国的投资者必然需要在欧洲市场增强存在感。通过并购在欧洲市场打造品牌比移植中国本土品牌更容易。
今年以来,中资在德国的并购活动日益活跃。爱昔特资本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已公告的中资在德并购案达27个,涵盖工业机械、可再生能源、医疗健康、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教育服务等十多个领域。
德国业内人士指出,过去中国主要通过进口的方式与德国企业开展合作,引进德国技术或吸引德国企业到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如上海大众。现如今,强大的资本优势使中资企业日益青睐直接投资,通过并购这条“快速通道”吸收先进技术、品牌和管理能力。
当前,中国对德投资存量仍很小,仅相当于德国对华投资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中德两国政府高层主张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的“联手”大势所趋。
事实上,一些走进德国的中资企业着眼长远,通过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尊重和保障德国职工的权利,做出了积极的示范,有助于逐渐消除德国社会对中资并购的疑虑。
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指出,许多案例已经表明,德国职工没有理由对中资并购感到忧虑。看看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凯毅德(Kiekert)等被中资收购的德国企业,中国投资者没有让企业搬迁,甚至还增加了工作岗位。中国企业的目标原则上是相似的——推动被收购企业继续向前发展,甚至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