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工业不再是一个未来的愿景,而是现实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工厂投身工业4.0……”德意志会展集团董事会成员约亨如此介绍今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对参观者而言,博览会上展示的百余项实际应用让工业4.0变得具象化,可知可感。
无论西门子、思爱普、博世力士乐这样的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多以实物或模型向参观者呈现数字化工业的各种解决方案。人们可以看到智能生产线模型,可以看到机器人、传感器等反映工业4.0特点的硬件元素,也可以看到数据处理、智能控制等软件元素。
“传感4.0”“机床4.0”“传动4.0”“物流4.0”……结合具体应用,一些企业提出了工业4.0的所谓“子概念”,这些概念的背后多存在已成型的产品或技术支撑。例如,德国舍弗勒集团展示的“机床4.0”,在与加工流程相关的机器轴承上集成了测量振动、力、温度和压力的传感器,获取有关机器状态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可实现前瞻性维护。
按照德国工业4.0促进机构“工业4.0平台”的说法,工业4.0会持续改变德国工业未来生产及加工的方法,孕育出涵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智能价值链,灵活的个性化生产将成为新标准,资源消耗降低,生产的经济效益显着提升。从本次工博会来看,各类工业4.0应用普遍体现了上述特点。
事实上,从工业4.0五年前在汉诺威工博会上正式提出以来,德国工业4.0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几个主要节点均与工博会相关。2013年的工博会上,“未来工程——工业4.0的实施建议”正式推出;2015年的工博会上,在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联邦教研部支持下,多家行业协会联合发起的“工业4.0平台”正式成立,该平台已成为德国政府在联邦层面促进工业4.0发展最直接的渠道。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与能源部长加布里尔25日在汉诺威表示,发展工业4.0需要经济部门、工会、科研部门、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之间建设性的、持续的合作。
据介绍,运行一年多来,“工业4.0平台”为德国企业投身工业4.0开发了一系列实用工具,如标注了200多个已投入实践的工业4.0应用的“在线地图”,建立了工业4.0在线图书馆等。该平台还向德国政府及企业就推进工业4.0提出行动建议,拓展德国工业4.0与中国、日本、法国等其他国家的合作。
今年的工博会开幕前夕,德国标准化学会与五家行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工业4.0标准化理事会”,显示德国的工业4.0发展已瞄向标准制定的新阶段。德国标准化学会本月20日公开发布了首个德国工业4.0参考模型的标准。
“工业4.0平台”领导小组成员、西门子公司首席技术官西格弗里德·鲁思沃认为,该参考模型是德国发展工业4.0的重要一步,首次搭建出一个完整的框架,包含横向与纵向的信息技术融合,涵盖工业4.0关键的技术要素,还包括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生产周期,能使不同行业的企业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工业4.0。
2013年以来,汉诺威工博会的主题始终围绕“融合的工业”,而工业4.0的核心正是一个“融”字,显示了德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和步伐较连贯。不过,基础设施落后等数字化转型瓶颈仍待突破,吸引中小企业投身工业4.0,培训适应未来制造需要的劳动力,也是德国政府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德国也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其中,“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对接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