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发布评估报告,澄清了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评估的相关标准与方法,并考察了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和外汇交易中的进展。美国专家认为,从技术层面来看,人民币正逐步靠近SDR的评估标准,随着中国按照IMF的建议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人民币有望在今年底的正式评估中被宣布纳入。
特别提款权是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其价值目前由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货币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IMF每5年对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构成进行一次评估,人民币会否被纳入将是今年评估的重点之一。
特别提款权货币评估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货币发行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二是该货币可自由使用。在2010年上次特别提款权评估时,人民币满足了第一个标准,但未达到第二个标准。根据IMF发布的这份评估报告,2010年以来中国继续保持继美国、欧元区之后的第三大出口国地位,人民币仍然满足特别提款权货币的贸易标准,因此今年的评估重点落在人民币是否为可自由使用货币。
IMF认为,一国货币要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需满足两大条件,一是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二是在主要外汇市场广泛交易。根据以往的经验,IMF主要从一国货币资产在官方外汇储备、国际银行借贷和国际债券流通中的份额以及外汇市场交易量等指标进行具体评估。
根据这份评估报告,从外汇储备来看,IMF工作人员进行的调查显示,去年共有38个IMF成员报告将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纳入其官方外汇储备。这些人民币储备资产占全部官方外汇储备资产的份额从2013年的0.7%升至去年的1.1%,仅次于澳元和加拿大元储备资产(分别各占2%),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七大储备货币。
从国际债券来看,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债券余额的比重从2010年的不到0.1%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0.6%,在各种货币计价的国际债券排名中从第14位升至第9位。从外汇交易来看,人民币日均外汇交易量从2010年的340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1200亿美元,交易份额从2010年的0.4%升至2013年的1.1%,成为第九大外汇交易货币。
评估报告认为,从绝对指标来看,人民币在可自由使用方面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从增长速度来看,2010年以来人民币国际使用大幅增长,这样明显的变化是其他货币在此期间不曾经历的,凸显人民币的崛起是上次评估以来国际货币使用领域最为明显的进展。这一点也反映在人民币全球货币互换网络的扩张和离岸清算中心与中国大陆之间人民币支付的快速增长上。这些迹象都表明,人民币国际使用和国际交易的不断增长是一个长远的趋势,人民币加入SDR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美国专家认为,人民币加入SDR的时机和节奏将取决于中国愿意以多快的速度推动国内金融改革和扩大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作为IMF最大股东的美国并不会阻挠人民币加入SDR。前美国财政部驻华经济与金融特使、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杜大伟说,在经历中国股市的大幅调整之后,他预计中国今年不大会实施激进的金融改革,但他认为中国当前的金融改革计划已足够支持将人民币纳入SDR。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央行正按照IMF的建议稳步推动各项金融改革,包括有序推动资本账户开放,但同时会保留一些资本账户管制措施。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认为,中国股市回调不大会影响中国的金融改革进程。他说,中国决策层对于金融改革的时间表、路径和次序有着清晰的认识,一直按既定路线循序渐进地稳步推动。他表示,8月初中国央行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的举措,很大程度上也是根据IMF的建议,让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并非通过货币贬值来促进出口和提振经济增长,因为更加市场化的汇率机制将是IMF批准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国际金融协会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查尔斯·科林斯也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的举措有助于让在岸人民币汇率更好地反映市场需求,缩小离岸人民币汇率(CNH)与在岸人民币汇率(CNY)之间的差距,更好满足人民币加入SDR的相关汇率要求。